1 適用范圍
本標準規定了化學法二氧化氯消毒劑發生器的分類與命名、要求、試驗方法、檢驗規則、標志、包裝、運輸和貯存。
本標準適用于以化學反應產生二氧化氯或二氧化氯和氯氣,用于飲用水消毒、廢水處理、衛生防疫及工業生產的化學法二氧化氯消毒劑發生器 (以下簡稱發生器)。
2 規范性引用文件
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 (不包括勘誤的內容)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,然而,鼓勵根據部分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。
GB/T 191 包裝儲運圖示標志
GB 320 工業用合成鹽酸
GB/T 1618 工業氯酸鈉
GB/T 4064 電氣設備安全設計導則
GB/T 4219 化工用硬聚氯乙烯 (PVC-U) 管材
GB/T 4454 硬聚氯乙烯層壓板材
GB 5083生產設備安全衛生設計 總則
GB/T 6682-1992 分析實驗室用水規格和試驗方式
GB/T 13384 機電產品包裝通用技術條件
GB/T 13527.1 軟聚氯乙烯管 液體輸送用
GB/T 13922.1 水處理設備性能試驗 總則
JB/T 2932 水處理設備 技術條件
HG 3250 工業亞氯酸鈉
HG/T 3696.1 無機化工產品化學分析用標準滴定溶液的制備
HJ/T 30 固定污染源排氣中氯氣的測定
3 術語和定義
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。
3.1 化學法二氧化氯消毒劑發生器
反應原料在發生器中進行化學反應產生二氧化氯的設備。
3.2 化學法二氧化氯復合消毒劑發生器
反應原料在發生器中進行化學反應產生二氧化氯和氯氣的設備。
3.3 有效氯質量濃度
發生器產生的消毒劑氧化能力的強弱用有效氯質量濃度表示,即每升消毒劑的溶液相當于若干毫克質量的氯氣,單位為 mg/ L。
3.4 消毒劑溶液中二氧化氯質量濃度
每升消毒劑溶液中所含二氧化氯的質量濃度,單位為 mg/ L。
3.5 二氧化氯產量
二氧化氯消毒劑發生器的產量用二氧化氯產量表示,其數值等于設備在額定狀態下工作時,每小時產生二氧化氯的質量,單位為g/ h。
3.6有效氯產量
二氧化氯復合消毒劑發生器的產量用有效氯產量表示,其數值等于設備在額定狀態下工作時,每小時產生有效氯的質量,單位為g/ h。
4 分類與命名
4.1 分類
發生器分為兩類,一類為二氧化氯消毒劑發生器,另一類為二氧化氯復合消毒劑發生器。
4.2 規格
4.2.1 二氧化氯消毒劑發生器的規格按設備的二氧化氯產量 (g/ h)區分確定。
4.2.2 二氧化氯復合消毒劑發生器的規格按設備的有效氯產量 (g/ h)區分確定。
4.3 型號
發生器的型號由漢語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數字規則排列組成。
示例1:HEF-100指額定二氧化氯產量為100 g/h的化學法二氧化氯消毒劑發生器。
示例2:HEFF-100指額定有效氯產量為100 g/h的化學法二氧化氯復合消毒劑發生器。
5 要求
5.1 基本要求
5.1.1 發生器應符合本標準的要求,并按照經規定程序批準的圖樣及技術文件制造。
5.1.2 發生器的安全衛生設計應按GB 5083進行;電氣設計應按GB/T 4064進行。
5.1.3 發生器應采用耐腐蝕、耐熱材料制造。
5.1.4 制造發生器各部件的材料應符合GB/T 4454和GB/T 4219的規定。
5.1.5 發生器所用軟管應符合GB/T 13527.1的規定。
5.1.6 反應原料中,氯酸鈉應符合GB/T 1618的規定,鹽酸應符合GB 320的規定,亞氯酸鈉應符合 HG 3250的規定。
5.1.7 發生器的制造應符合JB/T 2932的規定。
5.1.8 消毒劑溶液應清澈透明,無可見雜質。
5.1.9 發生器應設置安全防爆措施。
5.2 技術要求
5.2.1 發生器性能應分別符合下述要求。
5.2.1.1 二氧化氯消毒劑發生器
a)發生器的二氧化氯產量應不低于額定值;
b)發生器產生的消毒劑溶液中,二氧化氯 (以有效氯計)占總有效氯的質量分數不小于95%;
c)主要原料如亞氯酸鈉的轉化率不低于80%。
更多標準內容點擊以下鏈接獲取標準全文: